知 识 库

特稿:历经15年 目睹中国OA之怪现象

时间:2008-08-12 来源:网络收集
【IT168 软件评论】1985年,全国召开了第一次办公自动化(OA)规划会议,中国人开始全面的认识OA。从此,OA在中国风风雨雨,逐渐成为软件行业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,其中也出现了诸多有趣、有怪的现象,首次整理出来给业内外人士共享、思考。

    怪现象之一——官方色彩,曲高和寡

    80年代末,大多数人把OA形象的称呼为“无纸化办公”,“无纸化办公”在当时具有浓厚的“官方色彩”,显得神秘而高高在上,绝大部分企业还没有看到它能给自己带来如何的好处,更别提应用。而当时中国的软件业尚未起步,连用友都没有出生,所以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当时有没有中国的OA软件公司。

    这种曲高和寡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00年的时候才有所改善,作为一个新生事物,10年孕育应该也不算难产吧。

    OA在中国的亮相没有博得满堂彩,也实属无奈,当时中国企业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,竞争不充分,管理不精细,思想不开放,都在过着安稳日子,想得最多的是如何保持现状,哪里想什么OA啊。

    看来OA是市场竞争的产物,也只有随着竞争的加剧才能得到重视和振兴,因为竞争迫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,规范办公流程,提供工作效率。

    怪现象之二——一哄而上,浑水摸鱼

    OA市场的真正兴起应该从2000年开始,一批专业性OA软件公司开始崭露头角,活到现在的主要有合强、新思创、泛微、火速软件等。

    那时候做OA容易成为先驱,但也容易成为先烈。因为在这之后,确切的说是在2003年之后,数百家OA软件公司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。这些OA们的一哄而上表现出国人典型的跟风心理,既催熟了市场,也搅浑了市场。

    和当初的冷清相比,现在3个人、2条枪都想占个山头,有的是从网上买一套源代码修改一下,有的是找个现成的OA做OEM(贴牌),有的是找个知名OA全盘拷贝,这就造成了目前OA软件雷同、混乱、低质量的事实。

    比如,锐翔OA和永不停顿OA、泛微OA和朝华OA、通达OA和极限OA,这一对一对的不但产品完全相同,连公布的成功案例都一模一样,他们的含糊其辞让大家都搞不清楚到底是谁给谁作的贴牌。前些天通达说泛微偷了他们的源代码,而在自己的网站上又说是购买,而泛微既不承认偷也不承认买,就说是自己开发的,这OA是越发的让人看不懂了。

    很多OA软件公司正是在混乱的市场中浑水摸鱼,利用信息不对称蒙混客户,骗取钱财。